茶,重要的是喝
不管喝的是老大还是老二,日子里喝到自己喜欢而且适合自己身体的那一杯“经历茶”的水,可以是爱茶的全部
① 绿茶的起源
我国最先发明绿茶制法,明朝研究绿茶制法者越来越多,有很多新的发明。如由烘青到晒青和炒青,是有目的要求发展绿茶以外的茶类。通过炒制绿茶的实践而认识发展到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等等制法。
十二世纪末,发明炒青杀青制法,明朝很多茶书有具体记述。如顾元庆在公元1541年写的《茶谱》、许次纾在公元1591年写的《茶疏》,不仅详述了炒青制法,而且说明提高香气的技术措施。
闻龙在公元1630年写的《茶笺》说:茶初摘时,须拣除枝梗老叶,惟取嫩叶,又须去尖与柄,恐其易焦,此松萝法也。”现时大多数特级绿茶的炒制都是效法于此
②黄茶的起源:
一是,茶树品种的芽叶自然发黄,叫黄茶。唐朝盛产“寿州黄芽”是自然发黄的茶芽,蒸制为团茶,不像现时霍山大化坪出产自然发黄的黄芽。如从品种说起,远在七世纪就有了。
二是,炒制过程中闷黄;从炒青绿茶演变而来的说起,则在公元1570年前后,如《明·会典》说:“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令买茶中马事宜,收买真细好茶,毋分黑黄,一例蒸晒,每篦重不过七斤。”这是四川晒青绿茶做色蒸压为边茶。做色重的变褐黑色,轻的变黄茶。
由于炒青绿茶的实践,发觉杀青后或揉捻后,不及时干燥或于燥程度不足,叶质变黄,产生新的认识,再去实践,就创造了黄茶。如黄芽是杀青后闷黄的;黄汤是揉捻后闷堆二三小时;黄大茶是初干后堆放20多天变黄的。
③ 黑茶的起源:
一是起源于十一世纪前后。四川绿茶运销西北,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必须压缩体积,蒸制为边销团块茶,便于长期远运。因此,边销茶品质更加醇厚,边区人民更加喜爱饮用边销茶,使边销茶成为西北边区唯一重要商品,等于一日不可少的粮食。
二是如湖南安化黑毛茶揉捻后渥堆20多小时,使叶色变成褐绿带黑,而后烘干为黑毛茶,是起源于十六世纪以后的。
渥堆作用与四川绿毛茶堆积凹多天做色工序相似,变色过程大大缩短、技术有很大革新。这种黑毛茶经过各种蒸压技术措施,造成各种各样的黑砖茶。如安化的黑砖茶、茯砖茶、花持 (现改为花砖茶);散装黑茶有天尖、贡尖(现改为湘尖1号、2 号)。
历史上记载的黑茶,十六世纪以前,是指四川由绿毛茶经过做色工序变为的黑茶成品,远在宋神宗赵顼熙宁(公元1068至 1077年)年间就有。十六世纪以后,是指安化的黑毛茶加工后的各种黑茶。
④ 白茶的起源
古时的白茶是蒸压团茶屑绿茶类。现代的白茶是散装的,自成一类。宋子安于公元1064年前后写的《东溪试茶录》,是指茶树品种芽叶都是白色,叫白叶茶,现泾县春茶期间,主要产茶山区,如汀溪、爱民、南客、太元、潘村乡等地均已陆续发现有白茶树。
福建福鼎的白毫银针,起源于公元1796年。白牡丹是继白毫银针之后,最早创制于建阳水吉,后传人政和、福鼎。公元1922年,政和开始创制白牡丹
⑤ 红茶的起源
红茶制法是在绿茶的晒青做色和黑茶及白茶《芽茶》的基础上发展的。先是小种红茶起源于16世纪,亦称正山小种;正山是指福建与江西交界的桐木关生产的小种。从小种红茶流传到闽东各县简化制法的工夫红茶,则起源于公元1650年前后。小种红茶是鲜叶,加工复杂,毛茶加工简单;工夫红茶刚相反,简化鲜叶加工,毛茶加工大下工夫,所以叫工夫红茶。
工夫红茶是从白茶晒制的实践,而认识到制红茶的日光萎凋;由绿茶揉捻后来不及干燥变红的实践;由黑茶渥堆变褐黑的实践,而认识到制红茶渥红的技术措施,开始发明小种红茶制法。
⑥ 青茶的起源
青茶是清朝世宗胤桢雍正三年至十三年间安溪劳动人民发明的。太平天国时期闽南近海居民,纷纷逃难,安溪居民有的内迁到沙县集居;有的过海入台湾省。青茶制法就随之传人沙县和台湾,沙县和台湾很早就出产青茶。
有的从沙县往北前进就到了崇安。就在荒地武夷山开发茶业。武夷山种茶制茶的居民都是安溪人,至今仍如是。台湾开始种茶制茶者也是安溪人。从此证明青茶发源于安漠是无可怀疑的
青茶制法是在绿、红茶之间。由于黑茶的实践。启示了黑茶品质在绿、红茶之间,先是绿茶制法,后是红茶制法,就认识了先红后绿的制法,可以创新茶类,认识再实践,就发明了青茶制法。青茶具有红、绿茶的优点,既有红茶的色香优美,又有绿茶的爽快刺激味感,但无绿茶苦味和红茶涩味的缺点。在制绿茶、黑茶、红茶的基础上,无数的实践与认识往复循环,才发明青茶制法。六大茶类的技术措施,以青茶为最精巧。品质也以青茶为最好。
绿茶、黄茶、黑茶都从杀青开始,黄茶、黑茶品质靠近绿茶;白茶、青茶、红茶都从萎凋开始,制法和品质虽各有不同,但是有系统联系。六大茶类的制法与品质都有发展,演变无数花色,各有特点,而相互联系,制茶分类就以这方面为根据。
通过炒制绿茶的实践而认识发展到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等制法。可见,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肯研究肯尝试,这便是创新的开始。
喝惯了口粮茶,偶尔也要犒劳一下自己
一直以来,单丛的口粮茶卖的火热,可似乎并没有,一款非常突出的茶作出现,反倒是是相近的口感,常常让人傻傻分不清楚。
其实说到底,是缺少一款尖货,一款比市面上常见的凤凰单丛,都更高级的茶作。
今天要推荐给大家的这款「乌岽蜜兰香古法包」,便是着眼于更高阶、更高品的单丛茶,定会给你带来深深的「晋级感」。
吴玲老师充分利用了凤凰乌岽山的气候条件,再加上自家秘传的手工炭焙技术,制出了这款足以搜刮一大批刁钻茶客的乌岽蜜兰香。
如果你是单丛茶的铁粉,万不可错过!
乌岽村是凤凰镇古茶树云集之地,不仅有七百多年的老宋茶,二百多年的古茶树更有上千株,是凤凰单丛名副其实的黄金产区。
这批蜜兰香凤凰单丛的茶源都来自乌岽山树龄100年以上的老枞。
山中一年四季常常云雾弥漫,空气湿度大,这种环境有利于茶叶芳香物质的合成。所以说种高山上的茶叶香气浓,就是这个道理。
吴老师家的茶,全部是传统手工炭焙的。手工挑拣好茶叶,放入用竹条编织的圆筒型炭焙笼中,摊开茶叶使厚度一致。
置于炭炉上,用优质木炭烘焙,细心“照料”一款乌岽蜜兰香凤凰单丛就慢慢孕育而生了。
黄金产区+纯手工炭焙,赋予了这款茶更柔厚的汤水,更清冽的山韵,旨在让茶友品位更纯粹的滋味。
作为地地道道的潮汕单丛茶尖货,由于每年的出产难得,也为了区别,吴老师采用了更有情怀的牛皮纸进行包装,复古的感觉出来了,也更贴合它的气质。
但松散的茶叶以全手工打包着为费时,也只有足够好的茶,才值得如此用心。
△吴玲老师亲自上手古法包
每一小方,为地道潮汕人的10g投茶量,口味偏淡的朋友可以将一包一分为二来冲泡,当然,整包冲泡更能领略这款单丛的特点。
冲泡后,汤色蜜黄,泛着油润感;举杯晃上一晃,柔厚、清透、干净。
入口甘爽绸滑,甜美圆润,水仙花、栀子花、兰花的香气铺散在唇齿间。
霎时间便化作乌岽悠长的山韵,浮现出甜润、清冽之味,不断“回放”,搅的整个口腔一刻不得闲。
好的茶,拥有立体而平衡的协调感,以及多角度多层次的香气,美美的犒劳自己一番,就算是拿出手在茶局上分享,也一点都不怯场,为您赚足面子。
人见人爱的古法包,复古的气质,进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