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92年,拥有定点茶园和辐射的茶叶生产基地30万亩,年生产加工能力50万公斤。通过近20年的发展,公司成为集茶园栽培管理、初制生产、精制加工、销售、科研和弘扬茶文化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92年,拥有定点茶园和辐射的茶叶生产基地30万亩,年生产加工能力50万公斤。通过近20年的发展,公司成为集茶园栽培管理、初制生产、精制加工、销售、科研和弘扬茶文化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下辖四个分公司、五百零八家专卖店、二十二家茶馆、两个现代化茶叶加工厂和一条国内最先进的信阳毛尖机械化、清洁化生产线,在全国大中城市设立了318个代理经销商,现有员工376人,党员75人,团员145人,是我市率先成立党、团支部、工会等组织的民营企业。十多年来,在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支部书记刘文新的带领下,坚持创新经营机制,发展名茶产业的理念,实施“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做到生产基地、市场营销、名牌战略协调发展,走上了品牌化、标准化、绿色化和产业化的发展轨道,实现了公司的跨越式发展。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建有生态有机茶园基地,与6000多户茶农签订了保价收购合同。
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主导产品“文新”牌信阳毛尖,有36个系列,300多个品种。文新牌信阳毛尖在1997年的中国国际茶会上荣获金奖;1998年的中国国际茶文化交流会上荣获中国公认名牌产品;1999年河南省重点保护产品;2001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一级绿色食品,产品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2002年取得有机茶认证; 2004年被评为河南省名牌农产品和 河南省著名商标, 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取得了茶叶类首批QS认证,并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6年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2007年在日本举行的第二届世界绿茶评比大会上荣获最高金奖、中国(郑州)国际茶业博览会茶叶质量评比金奖、中原地区茶叶畅销品牌并获得省质量监督局颁发的企业标准良好行业“AAA”认证;2008年被评为河南省“盛弘杯”绿茶评比一级、特级金奖;在2009“恒天杯”全国名优绿茶评比会上“文新”牌信阳毛尖再次荣获金奖。
2002年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和重点保护的非公有制企业; 2003年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被评为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省级青年文明号、全国青年文明号,2006、2008、2009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评为“中国茶叶行业百强”,2008年被评为“河南省‘九峰杯’茶叶行业十佳茶企业”。2009年被评为中国茶叶行业AAA信用等级企业。公司总经理刘文新也先后荣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中国茶叶行业十大经济人物。
2009年9月位于信阳市羊山新区,占地120余亩,集茶叶精制加工、精细包装、深加工、仓储、现代化物流配送于一身的文新茶叶新科园的开工建设,实现了文新公司发展的又一次跨越。
文新公司的快速发展,得到了中央、省、市、区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文新人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计划在2015年前实现五个一:即一是打造一个驰名中外的茶叶品牌;二是成为一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三是年销售收入5.8亿元;四是实现税利5000万元;五是带动10万户茶农达到小康生活水平。
【刘文新】1972年6月生于河南省信阳市.中共党员,大学文化,高级经济师。
1992年创建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迈出自主创业关键的一步.曾笑言“人生的梦想至 此变为现实的挑战”。所获荣誉颇多: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全国青联委员、当选为共青团全国十五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第八届河南省青年五四奖章、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等荣誉,河南省农村青年经济人协会副会长、信阳市人大代表.信阳市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副会长、信阳市茶叶协会副会长、信阳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现任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党支部书记。最感兴趣的事是让文新集团成为中国茶产业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不是一个纯粹的生意人,我只想为那些喜欢茶文化的人们营造一种场所,让他们感受到茶叶和茶文化的无穷魅力。
●心怀天下,创造卓越的大格局;从容淡定,宽宏隐忍的大气度;顺法自然,与天共生的大智慧;凝聚灵气,天生天养的大自己;和谐社会,共荣共鸣的大人文。
●作为企业家,首先要以诚信为本,诚信天下,无诚不立,一定要做到义利并重;其次,我希望能带动信阳更多的茶叶生产和销售企业的发展。
绿,绿色,浅绿,翠绿,墨绿,深绿,一脚踏进位于郑州市经四路一号的文新茶艺馆,就像踏进了绿色的世界,也踏进了名茶复兴者刘文新的内心世界。
茶是好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沸腾的开水注入杯中,茶叶翻滚,几度沉浮,茶香久久氤氲不散,看着茶叶的翻滚浮沉,总让人感慨万千,让人想到人生的几度沉浮和际遇得失。
刘文新静静地坐在那儿,坦然,从容,智慧,淡定,他的目光越过眼前的古朴典雅的茶艺馆,定格在思绪的最深处。
从一个卖鸡蛋的穷小子,到一个声名赫赫的茶叶经营者,到一个接受中央高层领导接见的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再到一个心容天下的名茶复兴者,他经历了无数的坎坷和人生的酸甜苦辣,也经历了世事沉浮和人情冷情。这正如一瓣芳香扑鼻的茶叶,经历了无数的风霜雪雨和阳光雨露之后,才有了最终的余味悠久和回甘无穷。
“茶、茶道、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国并不缺乏茶叶商人,他们在经营着茶叶,而刘文新则在执著地经营着一种传统的茶文化,这就是他一直在追求着“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文新茶艺馆,像是以茶为主题的世外桃源,可以看到几乎所有关于茶文化的书籍,此外,这里还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的名茶。
这个茶艺馆是刘文新两年多来的一个呕心沥血之作,他让几乎所有有关茶叶和茶文化的中国元素,都在这里变得鲜活和生动起来。他不是在经营茶叶,而是经营一种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刘文新说:“我不是一个纯粹的生意人,我只想为那些喜欢茶文化的人们营造一种场所,让他们感受到茶叶和茶文化的无穷魅力。”
在刘文新的茶艺馆里,他没有像众多的茶叶商人一样把信阳毛尖分为特一级、特级、优等品、一级品等,而是根据茶叶品质的不同别出心裁地把茶叶分为四种不同的境界:品道、修道、悟道、观道。一个道字,便如画龙点睛,使得文新茶叶所蕴含的文化意境与众不同。
刘文新这样阐释:“道,是茶道,更如同人生的道理。品茶如同品味人生,不同的人生阅历和人生阶段,对于人生道理的感悟也不尽相同。对于很少喝茶的人来讲,刚刚品得茶中滋味,领略到其中的妙处,这才初窥茶道,是为品道;人生也是一个不断修炼和学习的过程,茶道亦如此,是为修道;世事沉浮,起起落落之中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总能悟出来一些道理,是为悟道;历尽沧桑,尝遍人间滋味,反观内心,人生道理豁然开朗,是为观道!四种境界,层层递进,更让人领略到茶道便如人生。”
刘文新的人生和事业也正如同喝茶的这四个境界,经历了品道、修道、悟道、观道的过程,只是他总是谦虚地说,“我离悟道和观道还有很远的差距!”
刘文新是一个企业家而不是一个只知道赚钱的企业家,因为,他要把信阳毛尖光大和复兴起来。他觉得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信阳的老祖宗,对得起信阳毛尖这么好的资源。
刘文新最初品得茶中滋味时,还是在15年前,或者还要更早一些。
那时,在信阳市还没有几个人知道一个叫刘文新卖鸡蛋的穷孩子。那时,他个子不高,非常瘦弱,是父母7个孩子中非常不起眼的一个,初中还没毕业就辍学去卖鸡蛋。一个鸡蛋只赚一分钱,微薄的收入、困顿的生活、沉重的生活的重担让刘文新特别地早熟。他再也不愿意像祖祖辈辈一样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了,他希望离开农村到城市发展,他要到城市里去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在信阳市,刘文新注意到别人所未能注意的细节:卖一斤茶叶能赚几块钱!对于他来说,这真是一个惊人的发现。第一年卖茶叶,他赚了300块钱,在当时的他看来,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为了卖茶叶,他风雨无阻地往返于城市与农村之间。
第一年的大年三十的晚上,城市里家家户户都在放鞭炮,刘文新怀揣着一年赚来的300元钱,骑车30多公里回到了家里,把钱全部交给了父母。
一年的艰苦与那一会儿的欣慰、自豪相比,正如品茶,最初的苦涩与回味无穷的茶香和甘甜相比,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了。
1992年,刘文新20岁。也正是这一年,信阳市举办第一届茶叶节,而刘文新开了第一家茶庄。
那一年,刘文新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茶叶生意做得一帆风顺,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并且自信,当年就赚了几万元。在其后的几年时间里,刘文新在当地创造了很多奇迹,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茶叶生意风生水起,让很多人刮目相看。
刘文新发现,信阳毛尖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没有保鲜。很多商家都不敢买进每斤四五十元的茶叶,因为一旦卖不出去次年茶叶就会出斑而不能再出售。因此,刘文新建了信阳第一个专业保鲜库,把没人敢经营的茶叶装满了冷库。后来其他商家的高级茶叶都卖完了,只能到文新茶庄来批发。因为文新茶庄的茶叶质量好、叶青色绿,别处没有,价格也从四五十元一斤涨到了九十元一斤,即使如此,还是销售一空。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一说起茶叶,说起信阳毛尖,刘文新的话就特别多,对于信阳毛尖曾经的辉煌他更是了然于胸。
信阳毛尖曾经让刘文新自豪不已,也曾经让刘文新心痛不已。
信阳毛尖曾经有几年处于沉沦的地步,一些不法商贩低价收购劣质茶叶,以次充好,使市场上茶叶鱼龙混杂,参差不齐的现状却极大地破坏了信阳毛尖的形象。新茶还未上市,信阳毛尖的假包装却到处都是,国内和河南省内主流媒体的报道更是深深地刺痛了刘文新的心。
刘文新内心有着深重的危机感,这样下去,一些唯利是图、目光短浅的市场行为严重地伤害了信阳毛尖的声誉,信阳毛尖这个招牌迟早会被砸掉。很多人只知信阳毛尖,却不知信阳毛尖的知名品牌;只知信阳这个产地,却不知信阳毛尖所蕴含的深层次的茶文化。
他果断地把自己的肖像和“名茶复兴者”、“毛尖专家”几个字做成了产品的LOGO。这在当时,已经远远走在了很茶叶经销商人的前面。
很少能有人像刘文新这样热爱茶叶,自从把自己的名字“文新”作为信阳毛尖的一个品牌时,他就决定了用自己的一生与茶叶相伴,他要像维护自己的声誉和生命一样来维护信阳毛尖。沉重的责任感让刘文新毅然地扛起了“名茶复兴者”和“毛尖专家”的大旗!
“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打造信阳毛尖的精品品牌,我们自认为对信阳毛尖还有一些了解,并把信阳毛尖的生产、制造和销售做精、做透、做专!我知道,要复兴信阳毛尖这一块金字牌匾,道路是任重而道远的:做一个生意人容易,作一个信阳毛尖名茶复兴者更难;通过信阳毛尖赚一些钱容易,让信阳毛尖深入人心,让更多人了解信阳毛尖的茶文化却很难。但是历史造就了信阳毛尖,我们又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作名茶复兴者,我们义不容辞!”
刘文新的责任感和品牌意识使得他脱离了像一般的生意人一样追逐蝇头小利,也使他有了更加长远的打算,正是这让刘文新的“文新茶叶”声名鹊起。
就像高明的剑客过招,只有永远比对手快一步才能克敌制胜,才能一直占在上锋。永远比别人快一步是很多企业家成功的秘诀,快的秘诀是对市场敏锐的把握和洞悉。刘文新最初开茶庄时,发现很多人卖茶叶没有包装,于是他既卖茶叶又卖包装——精英的塑料袋;当别人也卖塑料袋时,刘文新制造了更加精美的铁盒包装,封闭性和保鲜性更好;当别人也开始卖铁盒包装时,刘文新特制的精美礼品盒已经面市了,更适合访亲赠友。
包装的发展和衍变只是茶叶外在的一种表现,更好的包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保证了茶叶的品质,是一种更先进的保鲜技术的运用。刘文新在这方面总是高人一筹。
在产品质量方面,刘文新大胆地让文新牌信阳毛尖走出了河南:
1997年在中国北京国际茶叶展览会上荣获金奖;
1998年作为河南省茶叶唯一名优产品被河南省政府列为河南省重点保护产品;
2001年河南省工商局评为河南省知名商标,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正式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
2002年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认证;
2003年被评为河南省免检产品……
同样,在品牌文化的打造上,刘文新再次走在了众多茶商的前面。当别人没有品牌时,文新品牌已为人熟知,并且借“文新”和“温馨”的谐音开始宣传。
2002年,文新茶叶公司成立十周年,刘文新邀请了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茶业协会副会长陈宗懋院士参加庆典,陈宗懋院士欣然参加并挥毫题词:“树文新品牌,以质量为本”;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于观亭、著名茶叶专家沈陪和、著名茶人张大为等人在文新有机茶园基地考察之后,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刘文新对取得的成绩从不多谈,在种种褒奖面前他显得淡定而从容,并且在其心中有着新的打算。
2005年,文新茶叶的品牌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那就是:“心容天下!”
2005年,刘文新第一次提出“心容天下”的概念时,很多信阳毛尖企业的老总还不以为然,“心容天下跟信阳毛尖有什么关系,我们就是做茶叶的,我们赚钱就可以了。”一些文新茶叶的员工对此也不甚了解。
但刘文新的目光深邃得让人难以琢磨和理解,他的目光已经穿越了信阳毛尖的数十万亩茶园,已经超越了信阳毛尖混乱的现状,他把目光定格在更远的地方,他内心有一个声音一直在召唤他:我要做信阳毛尖的名茶复兴者!我要把信阳毛尖发扬光大!
2005年信阳茶叶节期间,全国各地茶商从信阳火车站一出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火车站广场上巨大的广告牌,“文新茶叶,心容天下”,一张刚毅、阳光、俊朗的面孔,一杯浓酽的翠绿的茶水,背景是隐现的千重山水,无限的意境和韵味也体现了出来。
刘文新喜欢绿色,青山、碧水、绿茶,透亮的翠绿的茶汤,都是绿色,绿色是勃勃生机,绿色是涌动的生命,绿色是蓬勃的热情,刘文新更喜欢“心容天下”四个字,他对“心容天下”也有着更为精辟的见解:
“心怀天下,创造卓越的大格局;从容淡定,宽宏隐忍的大气度;顺法自然,与天共生的大智慧;凝聚灵气,天生天养的大自己;和谐社会,共荣共鸣的大人文。”这样深刻的解释和理解,让人听来也觉得荡气回肠。
不久后,“文新茶叶,心容天下”的广告牌在河南省会郑州的各个主干道上同时涌现,整个城市被铺天盖地的阵阵茶香包围和浸润着,文新茶叶如春雨般润物无声走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刘文新欣慰地笑了。
作为企业家,首先要以诚信为本,诚信天下,无诚不立,一定要做到义利并重;其次,刘文新希望能带动信阳更多的茶叶生产和销售企业的发展。
文新茶叶这个品牌逐步已经走出了信阳,走出了河南,短短的几年时间,刘文新在信阳发展了两家茶艺馆,在郑州更是斥巨资打造了2000平方米的茶艺馆。两个茶艺馆、一个茶叶专卖店更是在郑州茶叶市场引起了巨大的震撼!不仅如此,文新茶叶还在全国设立了100多家经销商和代理商,每到新茶上市之时,全国各地的茶叶经销商和代理商都会蜂拥而至。
15年对茶叶市场的探索和总结,刘文新创造出了茶叶市场独特的“文新模式”:一店一馆,简单理解就是“茶叶专卖店加茶馆”。文新茶艺馆在郑州一亮相,便博得了满堂喝彩,古朴典型的休闲空间,挂满墙壁的名人字画,在袅袅的茶香中观看一下茶艺表演,或是与三五知己、亲朋好友品闲论道或是商务洽谈,都成了一件富有文化气息的活动。茶艺馆又在无形之中带动了茶叶店的销售,精美的包装、上等的茶叶、特制的保鲜冷柜,透明的价格又赢得了顾客的青睐。
“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很多时间我觉得自己还是一个热血青年,如果说我跟别人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我有一种特别强烈地想干一番事业的冲动!”
理想主义者刘文新总是处于感动之动,2005年,刘文新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获奖理由是“他改变了茶叶过去的种植、经营和销售方式,打造了一个全新品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亲自为刘文新颁奖。
“党和国家把那么重要的奖项颁发给我,在那一刻我感到了自己有了更加沉重的责任,我一下想起了很多光荣和神圣的字眼,想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第一次感觉到这么重大的话题其实离我们很近,进而有一种很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人的胸怀有多大,企业就有多大,只要把个人的富裕和全体人民的富裕结合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并不遥远的事情!”
在品牌的发展上,刘文新给自己的目标是:做中国顶级毛尖生产者。刘文新给自己制定了新的计划,在2015年以前实现五个目标:一是打造一个驰名中外的茶叶品牌;二是成为一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三是年销售收入5.8亿元;四是实现利税5000万元;五是带动10万户茶家达到小康生活水平。
在信阳,刘文新成了茶农和茶商学习的一个榜样,共青团信阳市委专门下发文件《关于开展向刘文新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刘文新发展的企业建立了5万亩无公害生态茶基地、吸纳5000多名城乡青年就业,带动了2万多名茶农累计增收3亿多元,”中共信阳市委也发出文件要求大力宣传魏青刚、王纲、张清纲、刘文新,进一步学习好“三纲一新”精神。
而刘文新的追求,永远止境。信阳,是刘文新梦想开始的地方。郑州,也只是刘文新梦想之旅中的一个小站。因为他的梦想是:心容天下,做名茶复兴者。
17岁那年,不愿意像父辈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过一辈子的刘文新突然意识到“应该为自己闯出一片天”,于是怀揣着父母凑的300元钱,走出了乡村,到城市寻找自己的人生。
没有多少人会想到,河南信阳“茶王”刘文新在小的时候没有喝过茶,甚至都没有见过茶叶。17岁那年,茶才走进了他的生活,茶事业就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17岁那年,不愿意像父辈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过一辈子的刘文新突然意识到“应该为自己闯出一片天”,于是怀揣着父母凑的300元钱,走出了乡村,到城市寻找自己的人生。
来到信阳市,刘文新最早干的行当是提着篮子贩卖鸡蛋,每天去乡下收鸡蛋,然后到市里卖。
这个行当并不好做,不久后,他接触到了茶叶,于是他从一个“鸡蛋郎”变成一个“茶叶郎”,在路边摆起了小摊卖茶叶。只是,日子仍然艰苦。最苦的时候,冬天因为没有厚衣服和袜子,每天晚上回到住处,刘文新只能拿辣椒水反复地搓洗手脚,让冻疮不至于那么痒,他才能安然入睡。
这样的苦日子他过了3年。3年里,他攒下了属于自己的1万多元。看着那笔“巨款”,刘文新仿佛看到一个美好的未来。
这时,刘文新碰到一个机遇。“那时信阳市开了一个茶叶市场,茶贩们有机会在市场里开自己的茶叶店,就不用在路边摆摊了。”可是这样的好事没人敢尝试,“因为他们怕投资的钱打水漂。”
20岁刘文新算了一笔账:开个店面租金每月要500块钱,加上水电等其他费用,一个月要1000多块钱,而自己3年辛苦赚来的钱也仅够维持一年,如果开不好,那自己全部的积蓄就泡汤了。
不过瞅准了商机的刘文新咬了咬牙,还是下定了决(生活感悟 www.52article.com)心开店。“我看准的一是来店里的顾客消费水平高,二是店面的位置很好,人流量会很大。”
“没想到茶叶店生意很火。”他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
刘文新爱琢磨。在广州看到人家用塑料袋包茶叶,而自己所在的信阳还是用旧报纸包,他就把塑料袋引入到自己的茶店。
当别人向他学习也用塑料袋包装的时候,他又开始去杭州学习铁盒包装。当再有人效仿的时候,他又琢磨开了礼品盒包装。在茶叶市场,刘文新总是领先别人一步,产品也总是比别人高一个等级,生意自然也比别人好。
走进茶世界以后,刘文新总在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个开茶店,第一个注册商标,第一个开茶艺馆,第一个开创一店一馆的模式……
当然这条路他走得并不容易,他笑言每天自己都会碰到各种困难,但每天他都会乐观地化解掉那些困难。
2006年,刘文新在郑州开始打造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茶艺馆,这在国内都是罕见的。“那个时候家里人不支持,怕有风险,毕竟七八百万的投入不是小数。”
顶着重重压力,刘文新把茶艺馆建成了。这一次,他没能延续20岁时的辉煌。
“郑州喝茶的氛围没那么浓厚,好多人来一次就不再来了,他们总觉得花钱喝茶好像不怎么值得。”茶艺馆一度生意惨淡,甚至面临倒闭。几个月下来,刘文新因为着急瘦了18斤。
他并没有放弃。经过调查,刘文新开始改变思路,在茶艺馆里加上了餐饮服务,让人们在喝茶的同时可以吃饭,吃完饭还可以买茶叶送人,这样迎合了人们的消费需求,茶店开始转危为安。
现在的刘文新不仅有茶店和茶艺馆,还建起了自己的茶叶加工园区和科技园区,配备了宾馆、物流等产业,让茶叶真正成为一条产业链。
刘文新说,他把茶叶当生命,这辈子他只做茶叶这一件事,他希望能把茶产业做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