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为什么会有苦味?这其实是一道化学题。茶叶的成分中主要包括有水、蛋白质、氨基酸、咖啡因、多元酚类、碳水化合物、脂质、矿物质、植物色素、维生素、挥发性成分、有机酸等。
茶的滋味由涩、苦、鲜、甜、酸、咸六种味道组成,其中涩、苦、鲜构成了茶叶的主题风格。茶汤中有涩味是茶区别于其他饮料的重要特征。
茶汤中的涩味来自于多酚类物质中的儿茶素类,特别是酯型儿茶素,其组合和浓度不仅构成了涩味的主体,也是茶汤浓淡、茶叶品质优劣的主体物。鲜叶嫩度不同儿茶多酚类含量差别很大,总量随着成熟老化渐次降低。季节不同也有差异,一般夏、暑茶儿茶多酚类的含量比春、秋茶高,夏茶的儿茶多酚类含量最高,春茶的儿茶多酚类含量含量最低。儿茶多酚类含量及其组成与制茶品质的关系很密切,一般来说,儿茶多酚类含量较多,茶汤滋味较强、较涩。因此,茶叶越嫩会越涩;夏、暑茶会比春、秋茶涩。
茶叶中的鲜味主要来源于氨基酸。氨基酸有半胱氨酸、蛋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的滋味是鲜中带甜,细嫩的茶叶中含量高,因此高等级的芽茶的鲜度一般都比低等级茶叶的叶、梗高。
茶叶中的苦味只要来自于咖啡碱、花青素、茶叶皂素。鲜叶中咖啡碱、花青素、茶皂素含量(相对含量)随着新梢生长而降低。梗的含量比叶子低,嫩叶比老叶含量高。不同的季节也不同,一般夏、暑茶的咖啡碱、花青素、茶皂素的含量比春、秋茶高。咖啡碱、花青素、茶皂素含量较多,茶汤滋味较强、较苦。因此,茶叶越嫩会越苦;夏、暑茶会比春、秋茶苦。
茶叶中的甜味主要源自碳水化合物,其中包括多糖类物质、单糖类物质、醇类物质。另外,氨基酸对茶叶甜味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醇类、糖类的含量,都随着茶叶成熟老化而增加。一般而言,粗老的以叶片、梗含量较高的茶叶甜度较细嫩芽叶型的茶叶高。
茶叶中的酸味的来源物质主要有部分氨基酸、有机酸、抗坏血酸、没食子酸、茶黄素及茶黄酸等。
从茶叶的化学组成成为而言,茶叶本身就是具有苦味的。一般而言,茶叶越嫩苦味越高,夏、暑茶会比春、秋茶苦。
直接答案是:茶叶本来就是有苦涩味的!
茶叶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茶多酚和生物碱是苦涩味的主要贡献者。茶多酚是茶中含有的一组多酚类物质,以儿茶素为主,它会刺激舌头的味蕾,引起苦涩的感觉,所谓涩,其实是一种轻微的发麻;花青素是另外一种多酚物质,它尝起来基本就是苦味了。
茶多酚以外,生物碱可能提供了更多的苦味,包括咖啡碱,可可碱和茶碱,它们也是茶提神醒脑功能的主要来源。
所以说呢,所有的茶,都是有苦涩味的,区别只在于程度不同,茶叶的品种和制作工艺,都会影响苦涩味的占比,比如普洱通常比绿茶滋味更浓,就是因为茶多酚的含量更高;而茶叶“杀青”的时候,造成了茶多酚的氧化,不但可以控制口感,还能影响色泽。
当然,茶肯定不是越苦涩越好(嗯,苦丁茶其实不是茶),一些茶商用“不苦不涩不成茶”来为劣质茶辩护,就不实在了。
但这个问题还没完,题主既然问了为什么,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明明有苦涩味,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爱喝茶呢?要知道,世界三大饮料:可可、咖啡和茶,无一不是带苦味的!
按理说,人类进化出对苦味的敏感,明明是为了躲避风险——过量的生物碱就是致命的毒药,所以苦味食物吃多了是要挂的。那凭什么三大饮料能让人类冒着生命危险,也甘之如饴呢?有以下几种猜测:
1.兴奋剂。没错,三种饮料都是苦的,但它们也都含有咖啡因——还记得前面提到的咖啡碱么?它就是咖啡因的另一个名字,而咖啡因是一种兴奋剂,兴奋剂让人上瘾,所以...不出意外的,所有人都爱上它们了。
2.受虐释放。喝茶的感觉,入口苦涩,事后往往有一点回甘,因为茶中的其他成分会提供甜鲜味,先苦后甜,给人的感觉特别爽。咖啡和可可都是纯苦,但人们往往是加了糖一起喝,由于对味道的感受机制不同,通常还是会给人先苦后甜的感受。
3.提醒作用。苦意味着有危险,这就刺激了大脑的紧张机制和保命状态,让人兴奋,提升注意力。
实际上,很可能是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让人对苦涩的茶情有独钟。
杨绛先生说:“这点苦涩,正是茶中诗味!”
茶的苦涩味只不过是茶的一种本味,从来都存在。我们在喝茶过程中总有这样一种体验,茶先入口会有淡淡的苦涩,再细品几口,又转化为甘甜,继而回味无穷。
一杯真正的好茶,入口的苦涩和之后的回甘会形成绝对鲜明的对比,“正所谓苦生甘、涩生津”。
下面再细说为什么茶会苦涩。
苦味之所以茶汤的在滋味结构上占主导地位,是由于茶叶富含咖啡碱、可可碱、茶叶碱、花青素类、茶叶皂苷、苦味氨基酸及部分黄烷醇类物质,这些都是导致茶汤苦的的重要物质成分。茶汤中的生物碱与大量儿茶素类物质形成氢键缔合物,在儿茶素类和咖啡碱相对含量都较高的茶叶中,茶汤浓醇鲜爽,是优质茶叶的表现。
茶叶的涩味物质,主要有茶多酚类、醛、铁等物质,其中儿茶素类尤为重要。脂型儿茶素苦涩味较强,它在芽叶里的含量远远高于粗老叶片。正常情况下,采制幼嫩一芽一、二叶的茶品,其苦涩味比采制一芽三、四叶的厚重得多。所以,带有“苦涩味”的茶反而往往是高嫩度、高级别的茶品。
所以,喝茶不要太介意苦涩。品茶也如品味人生,我们人生经历不也往往是先苦后甜吗?
提示:请认准毛尖官网,快速购买>>
小谢手机和微信:18738660300(长按复制加微信免费送野生毛尖试吃装)
上一篇:关于贡茶
下一篇:干仓老白茶口感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