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茶的喜爱源远流长,晋代张载曾写《登成都楼诗》:“借问杨子舍,想见长卿庐”,“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经》,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乾隆皇帝寿至八十八,当他退位给嘉庆帝时,老臣劝谏止退: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皇帝接道:君不可一日无茶,被后人称为佳话,中国人对茶的喜爱可见一斑。
中国疆域辽阔,茶类品种数目繁多,犹如春天的百花园,使万里山河分外妖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孕育着不同的茶文化和茶习俗,等待着有心人来探寻,品尝,回味。
湖南黑茶
黑茶
湖南黑茶最早产于安化,采用安化境内山区种植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杀青、揉捻、渥堆、烘焙干燥等工艺加工制成黑毛茶,并以其为原料精制(包括人工后发酵和自然陈化)成安化黑茶系列产品成品干茶色泽乌黑油润;汤色橙黄,香气纯正,有的略带独特的松烟香;滋味甘醇或微涩;耐冲泡。
安化黑茶之所以能够走出大山,为世人所认识,还要归功于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晚清名臣陶澍。
陶澍
字子霖,号云汀,安化小淹人,出身塾师之家,少年随父陶必诠就读,发奋有志,成绩迥异。乾隆六十年(1795年)进学,嘉庆五年(1800年)中举,七年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十年授编修。历任布政使、盐政史、巡抚等要职,道光十年(1830年),升迁两江总督,道光十九年(1839年)六月二日,病逝于督府,晋赠太子太保,谥“文殿”。陶澍一生清廉,勤于政务,手不释卷,善于发现和举拔人才,如林则徐、魏源、包世臣、左宗棠、龚自珍等,均成为一代名臣和学者。
陶澍作为一代名臣,文学功底深厚,且对家乡的茶叶感情至深。在北京翰林院为官时,努力把安化茶推向全国。嘉庆二十年(1815年)春节,陶澍邀请在京的消寒诗社成员吴嵩梁、陈用光、谢阶树、胡承洪、钱仪吉、朱兰友等人到自家寓所,共饮安化茶。陶澍首先吟五言长诗一首,详细介绍了安化茶的特色,历史及其生长培育,堪称安化茶的史诗。
黑茶号晚出,味厚亦非劣。
方其摘取时,篮筐偏山岂。
晨穿苦雾深,晚焙薪火烈。
茶成与商人,粗者留自啜。
诗中“茶成与商人,粗者留自啜”,写的正是一种用一个特别侧边开口和篾篓装着,长年吊在火炕梭筒顶端让烟熏的茶叶,就是茶农自饮的黑茶,有的当年饮用剩下的一放就是多年的陈香茶了。“谁知盘中芽,多有肩上血。我本山中人,言之益凄切。”反映了茶农采制茶的辛劳与作者的深情感慨。
此诗一出,与会者纷纷唱和,一时传遍京城,安化茶也跟着享誉京师和北方各省。北京、西安、武汉、长沙等地茶馆、茶行也纷纷挂“安化名茶”的招牌。
潮汕功夫茶
功夫茶
所谓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安溪茶叶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苏澈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潮汕人在冲泡和饮用潮汕功夫茶时,习惯在茶盘上放置三个茶杯,且第一泡茶不能饮用,每个杯子的茶水汤色看起来都一样,这是对客人的基本礼仪,从用水、茶具和一整套功夫茶的冲泡工艺,主要突出了“和、爱、精、洁、思”五个基本特色。选茶时,潮汕人经常用福建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潮汕凤凰单丛等乌龙茶;选水则以山水为首选;最为讲究的饮茶茶具则应一应俱全,囊括茶壶、茶杯、茶洗、茶盘、茶垫、水瓶、水钵、龙缸、羽扇等18个茶具;煮茶工序则为:冶器一纳茶一候汤一冲茶一刮沫一淋罐一烫杯一洒茶。
潮汕人爱饮工夫茶,可以说是达到“嗜茶成性”的程度古人说的天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潮汕某些“老茶客”,却把古人列为末位的茶,破格地晋升为第一位,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泡饮工夫茶。他们不怕俗话说的“早晨空腹茶,劫贼入人家”,而持之以恒,处之泰然。另外,潮汕人把茶叶叫”茶米”, 一种解释就是:潮州人嗜茶若命,茶与米不可分.茶这犹米,故曰"茶米"。由此可见潮汕人对茶的情有独钟。
成都茶馆
茶馆,古代称为茶寮、茶肆、茶坊、茶楼、茶房、茶社等,茶馆这个词,直到明代才有所记载。
茶馆
茶馆是一间房子,这个房子里的全部内涵,便是茶叶和水了。进了这间房子的人,冲着喝茶水解渴的人不多,大多数是来打磨心情和时光的。要说做这样的事儿,呆在家里也能完成,只是心情放不开,也便打磨得不畅快。打磨心情还需要有几个气味相投的扎在一起,才会有一拍即合的效果。
在素有“四川茶馆甲天下,成都茶馆甲四川”的成都,茶馆多设小方木桌竹制大靠背躺椅,泡茶馆的人可坐可躺,三五人围成一桌,闲摆“龙门阵”,一人侃众人和,说天道地纵古论今,不少人从早泡到晚还不过瘾。在有艺道的茶馆里,泡茶馆的人如痴如醉在四川扬琴、金钱板、相声和川剧的素唱里,时人所言的“白天皮包水(泡在茶馆里),晚上水包皮(泡在浴池里)”的话,足见当时泡茶馆已成了社会风气。
“在家里泡一壶茶,那叫解渴;到茶馆要一杯茶,那才叫生活。成都人在说到茶馆时,爱用一个词,叫做泡茶馆。一杯茶,坐上那么几个时辰,这就叫泡,否则只是牛饮。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已经成为常态时,成都的茶馆里还保留着难得的悠闲与安逸,在慢悠悠的喝茶过程中,让茶水把心情充分舒缓开来,让时间不知不觉地流过去,直到心满意足。这样一种浸泡在茶水里打发生命过程的浪漫,可能是一种最好的消遣和享受,于是,古往今来茶客们的泡茶馆,成了一道绵延不绝的风景。
中华茶文化之美,在不同地域不同人群有着不同的昭彰,也因此,爱茶之人常以寻茶为乐。方八另出身茶叶世家,祖上十五代均以种茶、制茶为业,家有茶山三千余亩。从五岁开始,方八另即受老祖父指导参与种茶、采茶、制茶等,与茶叶结下不解之缘。
为了写作《寻茶中国》这本书,作者的足迹先后出现在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福建、浙江、江苏甘肃等,遍访茶山、种茶人、制茶人、爱茶人、卖茶人甚至作家、文化学者,在广袤的田野、在熙熙攘攘的都市、在偏僻的茶山、在茶叶交易的市场,他发现了最乡土、最质朴、最地道的茶叶味道。在经过一番精心提炼之后,呈现给读者面前。书中对不同地域人们饮茶习俗的再现,其实也是对丰富多彩的茶文化的普及。历史与故事,习俗与传统,一道构成了茶的文化,茶的味道,茶的独特之美。
推荐阅读
隐世作家古清生亲作长序推荐!在世间的杯子里,品尝的也不全然是茶了,还有关乎人生的静思之美,或者禅意。
问题茶、色素茶、茶叶问题频出谁之过?
目前市场上 问题茶层至不求,谁之过?
是市场需求导致问题茶频发吗?
前几日在北京东四北大街的几家茶叶店内,都陆续出现了“新茶上市的”招牌。
1、网络低价茶是最终祸首吗?
不难发现在“谋宝”中搜索铁观音等茶叶销量最高的几家都是9.9元一斤,试问你敢喝吗?如果您是入门级的普洱茶茶友,可以买回去和上百元一饼的茶对比一下,就当交个学费。这种超低价普洱茶大多用好茶叶在茶饼上撒个面,有少数茶商用越南的一种树叶冒充普洱茶,这些都还算有良心的,有些人甚至有用制茶的下脚料,加入胶紧压制成茶饼。有需求才有市场,在将来,这种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对真正品茶的茶友来说要细心选择了。
2、实体店与网络购买的真实意图有区别吗?
随着网络的兴起,网购茶叶越来越多,实体店的性质越来越偏走 茶室、作为聚会聊天的场地,而这点网购是恰恰缺少的的,但是同品质的茶叶价格网购是比实体店要便宜不少的。网购中选择一个好的靠谱商家就先得极为重要,要知道价值200元的茶叶,250元能卖、1000元也可以卖。随着越来越透明的市场,走黑心的茶商会渐行渐远。
3、鱼和熊掌一起兼得吗?
以铁观音为例,在茶农收购中品质中等的在200-400元一斤,加上包装和运输等费用在220-420元之间,试问网购中几十到100多一斤的茶叶能喝到好的茶叶吗?价钱和质量是成正比的,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一分价钱一分货,不要让市场破坏了对茶喜爱的茶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