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 > 茶叶百科 >

普洱茶膏是怎么炼成的

                                                                   普洱茶膏是怎么炼成的

      阿胶糕、固元膏,这些都是常见的滋补品,将滋补的食材、药材提炼浓缩,营养价值十分丰富,价格也十分昂贵。而膏,你吃过吗?没错,茶叶也能炼成茶膏。普洱茶膏被称为茶叶里的黄金,是保健养生和送礼的首选。普洱茶膏是怎么炼成的呢?

根据唐代的文献记载:“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可见,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茶膏的雏形,但是那时候的茶膏提炼技术还十分不完善,茶膏被作为珍贵的贡品,成为了皇室的专享。到了宋代,人们发现了榨取茶膏的工艺:“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

宋代,人们不仅饮用茶膏,还将茶膏涂抹在茶饼的外层,让茶饼增加光泽。一直到了清代,御膳房督造了普洱茶膏,这种普洱茶膏专供御用,一度成为王公贵族们的心头好。后来由于历史原因,普洱茶膏的制法一度失传,直到近年来,茶文化重新兴起,普洱茶膏的制法也被重新研究出来,走入了大众的视野之中。

现代的普洱茶膏以低温萃取和干燥工艺提炼出来,使普洱茶里的精华与营养元素得到最大程度的保存。从前的普洱茶膏,是用熬制的方式吗,将普洱茶膏浓缩,这样会使得普洱茶膏无法继续陈化,而且保存的时限也大大缩短了。

由于普洱茶膏是浓缩提炼而成的,可谓是普洱茶的精华。普洱茶膏的功效比普洱茶更好,而且见效更快。但是,普洱茶膏里的茶多酚含量也更高,如果长期、大量的食用普洱茶膏,可能导致身体对于普洱茶膏出现依赖性,而且也容易造成失眠等症状。只要饮用普洱茶膏的方式、用量正确,是没有上瘾这一说的。

       听听这些小故事来了解茶膏

     在《简述茶膏千年史 读懂过往的兴起与没落》一文中,我们知道了茶膏在过去的大起大落,感叹一种文化在流传过程中的曲折变迁,不如再来听听那些鲜为人道的小故事,看看在古人眼中的茶膏的模样。

茶圣眼中的茶膏

唐朝陆羽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尽管当时的茶膏并不是现在这样独立存在,但从“出膏者光,含膏者皱”、“畏流其膏”等描述来看,茶膏成为了当时鉴别好茶的一个参考。茶圣认为,应挤压出茶汁形成膏状物并保留附在茶叶表面,使得茶的表面看起来光泽、有细腻的皱纹状,这样才是最好的饼茶。

学者眼中的茶膏

不仅是茶圣,北宋的蔡襄在《茶录》中也指出“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其中的“珍膏”就是茶膏。这在我们现在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油膏其面”的做法就像破坏了一饼茶,但是古人似乎很热衷于将茶膏作为饼茶的陪衬,或者更应该说,茶膏使饼茶的价值提升了一个高度,这样一想,也还是挺有趣的。

不过北宋另一位茶学者陶谷倒是更关注已经成为独立产品的两款茶膏,“玉蝉膏”和“缕金耐重儿”,还将其纳入自己的著作《茗荈录》之中。

皇帝眼中的茶膏

宋代饮茶风盛行,举国上下热衷于茶品,帝王之中嗜茶者也有不少,当中以宋徽宗赵佶最甚,还亲自撰写了《大观茶论》。书中有一段描写到茶膏的,大致意思是说,看茶的表面就如看人的脸面,膏稀者,饼茶表面多皱纹;膏稠者,饼茶表面纹理不明显,光亮凝聚,质地坚实。显然,膏稠者就是宋代好茶的代表,茶膏的存在对饼茶好坏的评判已经列为标准了。

看过了在茶圣、学者、皇帝眼中的茶膏,从这几个典故中,小编感受到了茶膏在古人心中的分量,而且与现在相比,古时的茶膏似乎显得更为神秘和珍贵。不知道你读过以后又感受到了什么,对茶膏的好奇有没有又多了一点?感兴趣的话可以继续留意后续的介绍哦。

 

提示:请认准毛尖官网,快速购买>>

小谢手机和微信:18738660300(长按复制加微信免费送野生毛尖试吃装

请致电:1873-8660-300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