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兴于唐,盛于宋”,由于“贡茶”(达官贵人向皇帝进贡的茶)的兴起,宋代团茶饼的制作踏入了更精细的发展阶段。宋代《北苑别录》中记载,团茶必须经过七道工序:采、择(拣芽)、蒸、榨、研、造(把茶膏压制成形)和过黄(将成形的茶,经过数天的烈火烘焙,让其干燥硬结,茶干才会细腻有光)才可制成。
宋代主要的煮茶方式为“点茶法”,和唐代不同的地方是不再将茶末放在锅里一起煮,改为用开水冲调。宋代社会流行的“斗茶”,即是以点茶的方式进行,通常由二到五人一起,互相评审对方,看谁的点茶技艺高明,点出的茶色、香、味较佳。
点茶步骤:
1、碎茶
将团茶以绢纸包住,烘焙之后,再用“槌”击碎,捶碎过的茶饼须立刻碾用,否则时间过久,会导致茶色昏暗。
2、碾茶
把捶碎的茶移置“茶碾”或“茶磨”中,研碾成细末。
3、罗茶
用“罗”筛滤细粉,淘汰粗的茶屑,使茶末更为细致。
4、撮末于盏
把茶末放于茶盏中里,点茶前需要先把茶盏加热,否则茶不浮。
5、点茶
将茶瓶中煎好的沸水注入茶盏(即点茶)。宋代“斗茶”注水时讲究水煮要用力,落水点要准,否则会破坏茶面的艺术效果。
6、搅拌茶末(击拂)
以“茶筅”(为搅拌工具,大都为竹制)击拂茶汤如浓香油,使茶末和水交融,并泛起汤花。
7、置茶托
喝茶前,置茶托,可避免端茶时烫到手。宋代普遍使用漆制茶托。
在点茶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注水和击拂是同时进行的。所以,严格说来,要创造出点茶的最佳效果:一要注意调膏,二要有节奏地注水,三是茶筅击拂得视情而有轻重缓急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点出最佳效果的茶汤来。
而这种高明的点茶能手,被称之为“三昧手” 。北宋苏轼《送南屏谦师》诗曰:“道人晓出南屏山, 来试点茶三昧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点茶道蕴酿于唐末五代,至北宋时期发展成熟。点茶法(研膏团茶点茶法)鼎盛于北宋后期至明朝前期,亡于明朝后期,历时约600年。
点茶的程序为炙茶、碾罗、候汤、烘盏、击拂,其关键的是候汤和击拂。点茶法是在唐代阉茶法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陆羽《茶经》记载:“茶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阉茶。”阉茶的特点是投茶入瓶,以汤沃之。而点茶是由阉茶发展而来的,点茶沿阉茶之路向前走了一步,其烹茶步骤是将茶投入盏中,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谓之“调膏”,然后将沸水倒入深腹长嘴瓶内,再倾瓶注水入盏,或以瓶煎水,然后直接向盏中注入沸水,与此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点茶的主要特点是:先将饼茶烤炙,再敲碎研成细末,用茶罗将茶末筛细,“罗细则茶浮,罗粗则末浮”。将筛过的茶末放入茶盏中,注入少量开水,搅拌得很均匀,再注入开水,用一种竹制的茶筅反复击打,使之产生泡沫(称为汤花),汤花越白越厚越好,达到茶盏壁不留水痕者为最佳状态。点茶法与唐代的烹茶法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不再将茶末放在锅里去煮,而是放在茶盏里,用瓷瓶烧开水注入,再加以击拂,产生泡末后再饮用,也不添加食盐,保持茶叶的真味。点茶法从宋代开始传入日本,流行至今。现在日本茶道中的抹茶道采用的就是点茶法。
点茶用片、散、末茶皆可,但要经炙、碾、磨、罗成茶粉。煎茶用茶末,碾、罗便可。点茶用茶粉,不仅碾还要磨。
点茶法的茶具有风炉、汤瓶、茶碾、茶磨、茶罗合、茶匙、茶筅、茶盏等。点茶法崇尚天目油滴盏、建州免毫盏,汤瓶,茶磨、托盏、茶筅是点茶法典型茶具。
点茶法主要有备茶(炙、碾、磨、罗)、备器、取火、候汤、熁盏、点茶(调膏、击拂)等。汤瓶置风炉上取火候汤,点茶水温为初沸或二沸,过老过嫩皆不好。熁盏令热,用茶匙量取茶粉入茶盏,先注汤少许,调成膏状,然后边注汤边用茶筅环搅,待盏面乳沫浮起是谓茶成。点茶法可直接在小茶盏中点茶,也可在大茶瓯中点茶,再用杓分到小茶盏中饮用。